首页

男奴重口

时间:2025-05-25 16:38:02 作者:行走赣鄱看非遗:“唱戏要从娃娃抓起” 浏览量:68766

  中新网江西庐山5月23日电 (巫发阳 袁源)“《双官诰》《窦娥冤》《罗成降唐》《秦香莲》,我们在西河剧院接连演了四个晚上,吸引了4000多位观众前来观看。”近日,走进江西庐山市老年大学,西河戏保护发展研究协会会长程月华正在指导戏剧班学员唱西河戏。

图为程家训(左)、程月华(中)在庐山市老年大学指导戏剧班学员唱西河戏。巫发阳 摄

  “西河戏在庐山市非常受欢迎,光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一年就有2000多场。”程月华介绍,每逢修路、婚庆、大寿等喜庆事,当地群众都会搭台唱戏,因此,小到3岁的小孩、大到70岁的老人,都能哼唱几句西河戏。

  据了解,西河戏又称“弹腔戏”,是流行于赣北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晚期,剧目多为历史袍带戏,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内容崇尚忠、义、廉、孝,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西河戏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我的父亲程家训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唱戏,他甚至辞去了农机管理站的工作。”程月华笑着说,父亲对西河戏爱得痴迷,唱了70年戏,虽然已经是耄耋之年,但是仍然会前往乡镇社区、老年大学指导村民、戏迷唱戏。

  程家训对西河戏的热爱和坚守深深地影响了程月华。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西河戏,2024年,程月华在庐山市文化馆开设了“西河戏小小传承人”兴趣班,“我们这个班是公益性的,每周上一次课,主要教孩子们西河戏的身段和唱腔,我父亲和师兄也都过来帮忙了。”

图为程月华(中)在演出西河戏。受访者供图

  在兴趣班的结业仪式上,孩子们穿着戏服,有模有样地登台唱戏,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欢呼,“唱戏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学得很快,有几个孩子很有天赋,如果能坚持学下去,以后肯定能成角儿。”程月华说。

  近年来,为扎实做好西河戏保护传承工作,庐山市委统战部联合庐山市文化馆,扎实推进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送戏进景区等活动,打好“文化牌”,唱活“经济戏”,为擦亮庐山“人文圣山”金字招牌赋能添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海昏侯墓漆器修复有新进展 将展出90余件(套)文物

记者:您不止一次提到过,中国的复兴对世界意义重大,但中国复兴也恰是令很多西方国家警惕的原因。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您认为应如何更好地“解开”这一认知上的矛盾点?

第42届亚洲及太平洋惩教首长会议在中国香港落幕

11月2日,随着最后一节段拱肋劲性骨架吊装到位,由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承建,中国铁建大桥局施工的西北地区跨度最大铁路钢筋混凝土拱桥——兰合铁路洮河大桥主拱顺利合龙,标志着洮河大桥建设进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新阶段,为兰合铁路全线贯通奠定基础。

耶伦:健康的经济关系将为美中两国带来显著益处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流,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长江文明如何兴起、演进,有何显著特征?其与世界其他大河文明如何交流互鉴?近日,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教授接受“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作出解读。

重庆考古“巴文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继“网”开来,乘“数”而上——网络强国建设成就述评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展览面积排名前三的省区市分别为广东、上海、山东,反映出展览业的集聚效应明显。其中,广东省的展览面积达到2889.44万平方米,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